假装扫码不付钱会构成哪些罪?
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假装扫码付款但实际没付钱的情况,想知道这种行为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定性的。不同金额下是不是处罚不一样?具体的量刑标准又是什么呢?
展开


假装扫码不付钱的行为,根据涉及金额的不同,在法律上有不同的认定: 如果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假装扫码不付钱的情境中,行为人通过假装扫码这一行为虚构了已经付款的事实,意图非法占有商品或服务,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一般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各地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一般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一般500000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而当涉及金额相对较小,尚未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时,此种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