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男子扫码不付钱是不是构成盗窃罪?

我在经营小店时,碰到过顾客扫码后却没付款的情况,损失了一些钱财。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盗窃罪,会不会受到法律制裁,具体法律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扫码付款
  • #盗窃罪认定
  • #治安处罚
  • #不当得利
  • #法律责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男子扫码不付钱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从法律概念来讲,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的“非法占有”就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数额较大”在不同地区有不同标准,一般来说在一千至三千元为起点;“多次盗窃”通常指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 如果男子扫码不付钱,是不小心忘记付款,或者存在技术故障等客观原因,并且在发现后及时补付了款项,这种情况下一般不构成盗窃罪。因为其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故意,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例如,消费者在扫码支付时,因网络信号不好,以为付款成功就离开了店铺,后来发现没付上,马上返回店铺支付了款项,这种行为就不构成盗窃罪。 然而,如果男子是故意利用扫码付款的漏洞来逃避付款,且达到了一定的数额标准,或者存在多次故意不付款的情况,那么就可能构成盗窃罪。比如,有人多次在超市购物时假装扫码付款,实际并未支付,涉案金额较大,这种行为就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盗窃行为。 在不构成盗窃罪的情况下,如果涉及金额较小,该行为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例如,在一些案例中,顾客扫码后不付钱,金额较小,未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商家报警后,公安机关可能会依据该条规定对行为人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如果涉及金额更小,还可能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商家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返还不当得利。例如,顾客少付了几元钱,商家可以与顾客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