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拖欠他人购物款不还构成什么罪?
我在商业活动中遇到了困扰,有人故意拖欠购物款不还。我想知道这种行为具体在法律上会被认定为什么罪,判断的标准是什么,以及我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展开


故意拖欠他人购物款不还的行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可能涉及的罪名: 如果行为人存在故意拒绝支付他人货款且有非法占有之意图,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相关法律依据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行为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二是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三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四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单纯的拖欠货款不还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犯罪。因为正常的商业交往中,可能会因各种客观因素导致未能及时付清货款。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如果对方起诉,法院判决后,败诉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执行,法院会强制执行其房产、汽车等财产,还可能对其进行拘留或者罚款,情节严重的,将会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相关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总之,判断故意拖欠购物款不还的行为性质,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动机是否为非法占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