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原则有哪些?
在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是一个重要问题,法律对此规定了一系列原则。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是男女平等原则。这一原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享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性别差异而有所偏袒。例如,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购买的房产,无论房产证上登记的是谁的名字,在离婚分割时双方都有平等的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这其中就蕴含了男女平等的基本精神。
其次是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原则。考虑到子女的成长和生活需要,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女方可能在经济上相对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照顾子女和女方。比如,如果子女随女方生活,在分割房产、存款等财产时,会倾向于多分给女方一些,以保障子女和女方的生活质量。这同样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的规定。
再者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中的生产资料,如生产设备、厂房等,会根据实际情况分给更能发挥其效用的一方。例如,一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分割财产时将相关生产资料分给该方,有利于生产的继续进行。对于生活资料,会考虑分给更需要的一方,以方便双方的生活。
另外还有照顾无过错方原则。如果一方在婚姻中 有过错,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在分割财产时,无过错方可以适当多分财产。这体现了法律对过错行为的否定和对无过错方的保护。《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二)与他人同居;(三)实施家庭暴力;(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五)有其他重大过错。虽然这里说的是损害赔偿,但在财产分割时也会综合考虑过错情况。
最后是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原则。夫妻在分割共同财产时,不能将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财产进行分割。比如,夫妻双方不能将租赁的公有住房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总之,夫妻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分割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遵循上述法律原则,以确保分割结果公平合理。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离婚冷静期满后会自动离婚吗?
民事纠纷赔钱是怎么赔的?
股东变更和股权变更有什么区别?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条件是什么?
自己全责不报警可以走保险吗?
民宿消防证怎么办理?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社区合作是怎样的?
以租代购逾期败诉后该怎么处理?
离婚了房产证还能写两个人名字吗
小孩被车撞了该如何谈赔偿?
交警开的垫付通知书应该交给谁?
开发票必须走公户吗?
离婚诉讼中老公的代理权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工伤后5年再辞职是否有赔偿?
醉驾起诉前是否必须羁押?
交通事故缓刑一般是几年?
工程监理实施的具体程序有哪些?
证据保全清单应该怎么填写?
当事人与律师产生意见不统一时该怎么办?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