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涉及个人信息的事务时,担心会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我想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具体有哪些,这样我在操作过程中就能更好地遵守法律,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 view-more
  • #信息保护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的个人信息保护原则,是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合法,意味着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正当,要求处理行为的目的和方式是合理、公正的,不能以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必要,则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是为了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不能过度收集和使用信息。诚信原则要求处理者要秉持诚实、守信的态度,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不得通过误导、欺诈、胁迫等方式处理个人信息。 其次是目的明确和最小化原则。目的明确原则要求处理者在收集个人信息时,必须明确告知信息主体处理信息的目的,并且处理行为应当与该目的直接相关。最小化原则是指处理者应当仅收集实现处理目的所必要的最少个人信息,避免过度收集。该法第六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再次是公开透明原则。处理者应当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等事项,让信息主体清楚了解自己的个人信息将如何被处理。这样可以保障信息主体的知情权,使其能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作出是否同意处理的决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另外还有质量保证原则。处理者有责任确保所处理的个人信息准确、完整,并及时更新过时或错误的信息。只有保证信息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避免因错误或过时信息给信息主体带来不利影响。该法第八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保证个人信息的质量,避免因个人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对个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是责任原则。处理者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这意味着处理者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处理者要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九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