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我在做关于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研究,发现好像存在不少问题。但自己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想知道在实际运行中,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体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希望能有人详细讲讲。
展开 view-more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维护知识产权人权益和对外贸易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保护范围来看,我国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但像地理标志、商业机密等一些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产权并未涵盖在内。虽然已超过边境措施最低要求,但随着经济发展,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以更好适应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例如在一些涉及特色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地理标志的保护缺失可能导致市场混乱。 其次,执法措施与期限规定方面存在不足。对于被截获的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目前实际能实施的措施有限,仅有查验、扣留、复制和留单等权利,难以满足执法需要。而且有关条例规定对被截获货物有30个工作日的调查期限,却未规定举证期限,这就容易让当事人故意拖延提交证据时间,导致有关部门难以在规定期限内认定是否侵权,形成执法漏洞。 再者,执法限制问题较为突出。海关发现涉嫌侵权货物时,需通知权利人,权利人在收到通知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出扣留申请,海关才能扣留。这使得海关执法受到限制,不能及时扣押涉嫌侵权货物,可能导致侵权货物在这期间流入市场。 另外,从立法层面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所保护的客体界限不够明确。比如对商标权保护范围的限定不够清晰,没有明确包含与商标权密切相关的商号权、商品包装装潢权等。这会给海关执法带来困难,影响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 最后,在实践中还存在权利人配合度不高、申请保护成本过高以及海关执法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等问题。许多企业忽略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的重要性,不及时变更维护备案信息、不按程序提供扣货申请并提交担保等,影响海关执法效果。同时,权利人申请海关保护程序复杂、成本高,也导致保护相对滞后。而部分海关执法部门对执法工作重视不足,执法透明度受争议,甚至出现滥用权力现象,影响执法队伍形象。相关法律依据散见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中,这些法律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上述各种需要完善的问题 。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