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我最近在研究海关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的内容,感觉这里面涉及的东西还挺复杂。我想深入了解一下目前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具体存在哪些问题呀?是在保护范围、执法措施,还是其他方面存在不足呢?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海关保护
  • #知识产权
  • #保护范围
  • #执法问题
  • #立法缺陷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维护知识产权人权益和贸易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从保护范围来看,我国海关保护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用权、著作权等,然而像地理标志、商业机密等一些与国际贸易有关的产权却未被涵盖。虽然我国海关保护的产权已超出边境措施中的最低要求,但随着经济发展,保护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保护各类知识产权。 其次,在执法措施方面,对于被截获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法律明确的实际可实施措施有限,目前主要是查验、扣留、复制和留单等权利,这在执法力度上已难以满足实际执法需求,使得打击侵权行为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再者,关于调查期限和举证期限的规定存在漏洞。条例规定被截获货物有30个工作日的调查期限,却未规定举证期限,这就容易导致当事人故意拖延提交证据的时间,使有关部门难以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侵权的认定,影响执法效率和公正性。 另外,海关执法还受到通知权利人程序的限制。当海关发现涉嫌侵权货物时,需通知权利人,权利人在收到通知后的三个工作日内提出扣留申请,海关才能扣留货物。这一程序导致海关不能及时扣押涉嫌侵权货物,给侵权者可乘之机。 从立法层面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所保护的客体界限不够明确。以商标权为例,与商标权有密切联系的商号权、知识商品的包装装潢权等未被明确纳入保护范围。而且知识产权权利人申请海关保护的成本过高,行使海关保护限制过多,申请程序复杂、耗时,影响了权利人的积极性和保护效果。 在海关执法方面,部分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执法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执法透明度也存在问题,甚至出现个别管理者以权谋私、滥用执法权力的现象。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管理模式认识不足,在企业内部未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对知识产权的长期保护,既损害自身申请知识产权的积极性,也削弱了自身市场竞争力。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规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