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需要请律师吗


劳动仲裁并非一定需要请律师,是否聘请律师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首先,了解一下劳动仲裁,它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从有利的方面来说,聘请律师有诸多好处。劳动仲裁案件涉及《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法》《劳动仲裁调解法》等各项法律规定,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准确把握法律要点,比如在确定仲裁请求时,律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提出赔偿项目和金额,避免请求不恰当而导致权益受损。而且在写仲裁申请书、法庭辩论等环节,律师能运用专业知识清晰阐述事实和理由,有效维护当事人权益。对于不熟悉劳动仲裁和诉讼相关实体和程序内容的人来说,律师可以指导整个流程,让当事人少走弯路。 然而,也有一些情况可以不请律师。如果争议标的额不大,法律关系清楚,比如仅仅是工资计算有误且事实明确,自己又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解劳动仲裁流程和相关法律知识,那么可以自行处理。这样能节省聘请律师的费用。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劳动仲裁必须请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也只是规定了劳动仲裁的程序等内容,并没有强制要求当事人聘请律师。 如果自己委托律师代理,那么律师费由委托方支付;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中心会免费指派律师为劳动者全程打官司。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法律援助条例》第二条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公民,可以依照本条例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第十条规定,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总之,是否聘请律师要综合自身对法律的了解程度、经济状况、案件复杂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相关概念: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