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刑事追责存在哪些问题?
我家孩子和一群同学在外面玩的时候,参与了一些可能涉及犯罪的事情。我很担心这会涉及刑事追责。我想了解下,目前未成年犯罪刑事追责这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呢,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展开


未成年犯罪刑事追责确实存在着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首先是责任年龄界定方面的问题。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随着社会发展,未成年人的心智成熟程度有所变化,现行的责任年龄界定是否完全合理存在争议。 其次是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既要考虑到法律的严肃性,又要兼顾未成年人的特殊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量刑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不同地区、不同法官对于类似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判决结果。这可能会让当事人对司法的公正性产生质疑。 再者是教育改造措施的有效性问题。对于未成年犯罪者,主要目的是教育和改造。目前虽然有一些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矫正措施,比如社区矫正、工读学校等,但这些措施的效果参差不齐。有些未成年犯罪者在接受处理后,仍然可能再次犯罪,这说明现有的教育改造体系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 最后是社会接纳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后,即使经过教育改造,重新回归社会时,往往会面临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他们在就业、学习等方面会遇到诸多困难,这不利于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甚至可能导致他们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