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是怎样规定的?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主要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它是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制定的法律。 该法规定了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一定要求。比如,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对于产品质量的监督,法律赋予了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相应的职权。他们可以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资料、查封或者扣押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等职权。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违反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比如,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销售者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消费者因购买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