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政处罚是如何规定的?
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所以我国法律对此制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规定。下面为你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假冒伪劣产品”的概念。简单来说,假冒产品就是冒用他人的品牌、商标等,以假充真;伪劣产品则是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节,会有不同的处罚方式。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此外,除了刑事处罚外,还有行政处罚。如果有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 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若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所以,无论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应提高警惕,注意辨别产品的真伪和质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工伤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该如何撰写?
离婚需要到原来办理结婚的地方办理吗
分公司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吗
留置和拘留有什么区别?
家庭成员共有的拆迁资金会被强制执行吗?如何执行?
受贿500万会怎样量刑?
拆迁没证的房屋怎么补偿?
转向灯不亮被交警抓住会受到什么处罚?
房屋居住权人去世后居住权是否就消灭了?
个人商标注册的步骤是什么?
什么是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
申请商标的费用由谁承担?
商标驳回复审的官费能退吗?
全资子公司之间土地划转的程序是怎样的?
不构成轻微伤一般赔偿多少钱?
医保卡能用来买保健品吗?
派出所做笔录不给饭吃是否合法?
医疗纠纷中骨折能否鉴定出来?
平价的工伤赔偿如何计算?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