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销售护肤品会受到怎样的行政处罚?


非法销售护肤品指的是在没有获得必要的许可、资质或者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售卖护肤品的行为。这是违反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规定的。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公布化妆品功效宣称依据的摘要;(二)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产品销售记录制度;(三)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对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四)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贮存、运输化妆品;(五)未依照本条例规定监测、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或者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开展的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不予配合。如果销售的护肤品是未经注册或者备案的,依据该条例第五十九条,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经营的化妆品和专门用于违法经营的原料、包装材料、工具、设备等物品;违法经营的化妆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5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 此外,《产品质量法》也对产品质量不合格、以次充好等情况作出了规定。如果非法销售的护肤品存在质量问题,销售者会被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体来说,非法销售护肤品面临的行政处罚种类多样,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等。处罚力度会根据违法情节的严重程度和销售金额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