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审理民事案件法官都会问什么问题?

我有个民事案件要开庭了,心里特别没底,不知道法官在审理的时候一般会问些啥问题。我就怕到时候一问三不知,影响判决结果。所以想了解下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时通常会关注哪些方面,会问些什么类型的问题。
展开 view-more
  • #民事审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法官通常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询问,以全面了解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焦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当事人身份及基本情况方面,法官会询问各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等信息,这主要是为了确认当事人的身份,保证诉讼参与人的准确性和适格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通过核对身份,能确保整个诉讼程序是在正确的主体之间进行。 其次,案件事实方面是询问重点。这涵盖纠纷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等。比如在合同纠纷案件中,法官会问合同签订的时间、地点,合同的主要条款内容,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等。以买卖合同为例,法官可能会询问货物交付的时间、方式,货款支付的情况等。这些问题的依据是民事诉讼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法官需要了解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判断双方的主张是否合理合法。 再者,证据相关问题也会涉及。法官会询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来源、证明内容、与案件的关联性等。例如,一方当事人提交了一份书证,法官可能会问这份书证是如何取得的,它能证明什么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证据的种类和举证责任等内容,法官通过询问证据情况,来审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从而确定哪些证据可以被采纳,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另外,对于当事人的诉求和答辩意见,法官也会详细询问。法官会让原告明确其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提出这些请求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让被告阐述答辩意见和理由。比如在侵权纠纷中,法官会问原告要求被告赔偿损失的具体金额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依据是什么;被告则需要说明自己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以及如果认为不存在侵权行为的理由。这有助于法官明确双方的争议焦点,为后续的审理和判决提供方向。 最后,关于案件的一些细节和背景信息,法官也可能会进行询问。比如在涉及企业的合同纠纷中,法官可能会询问企业的经营状况、行业惯例等,这些信息有助于法官更全面地理解案件,做出更合理的判断。总之,法官的询问都是围绕着查明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公正解决纠纷展开的。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