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有什么规定?
检察院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参与社会治理,维护司法公正,促进依法行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方式。
《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对检察建议工作进行了全面规范。检察建议主要包括再审检察建议、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类型。
对于再审检察建议,是针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或者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则是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有关单位或者人员有违法情形,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向有关单位提出纠正意见。这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司法秩序。
公益诉讼检察建议是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这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规定。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针对一定时期某类违法犯罪问题、社会治理问题等,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建议。它对 于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程序方面,检察建议的提出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承办检察官在调查核实后,认为需要提出检察建议的,应当制作检察建议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检察建议书应当阐明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并明确要求被建议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反馈落实情况。
被建议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书面回复是否采纳检察建议的情况,以及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效果等。如果不采纳检察建议,应当说明理由。这样的规定保障了检察建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治理的完善。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