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接报案与立案有哪些规定?

我遇到了一些事情想去报案,但不太清楚接报案和立案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比如报案后多久会有回应,满足什么条件才会立案,立案的流程又是什么。希望能了解这些方面的详细规定,好让自己心里有底。
展开 view-more
  • #接报案规定
  • #立案规定
  • #刑事立案
  • #报案流程
  • #法律规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接报案和立案在法律中有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以下从接报案和立案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说明。 接报案规定:接报案是指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报告的案件线索的过程。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也就是说,只要有人来报案,不管是什么情况,相关部门都得先接下来,把情况问清楚,做好记录。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也应当先接受,然后再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 立案规定:立案是指执法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一般来说,立案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犯罪事实存在,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执法机关会在一定期限内完成对报案材料的审查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对于行政案件,立案的条件和程序也有相应的规定,通常也是要对报案材料进行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等。总之,接报案和立案是司法程序的重要开端,相关规定保障了公民报案的权利以及案件处理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