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购进额与营业成本有什么关系和区别?
我在经营一家小商铺,记账的时候对商品购进额和营业成本这两个概念很迷糊。每次进货的花费算商品购进额,那营业成本又包含哪些呢?它们之间到底有啥关系和区别呀,一直搞不清楚,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商品购进额和营业成本是企业经营中两个重要的财务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商品购进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经营而购进商品所支付的全部金额。它主要侧重于企业采购商品这个行为所产生的资金流出。比如,一家超市从供应商那里采购了价值10万元的食品,这10万元就是该超市此次的商品购进额。商品购进额反映的是企业商品采购的规模。 营业成本则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在商业企业中,营业成本主要是已销售商品的成本。它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购进价格,还可能包括一些为了使商品能够正常销售而发生的其他成本,像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例如,超市采购的10万元食品,在销售过程中,还花费了5000元的运输费和1000元的装卸费,当这些食品全部销售出去后,营业成本就不仅仅是10万元的购进额,而是要加上运输费和装卸费,即10.6万元。 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这为我们确定商品购进额和营业成本提供了依据。企业在核算这两个指标时,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准确区分商品购进额和营业成本,对于企业正确计算利润、进行税务申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