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法父母要承担什么责任?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但是犯了法,我作为家长很担心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对于未成年子女犯法这种情况,父母到底需要承担怎样的义务和后果,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规定。
展开


当未成年人犯法时,父母可能需要承担多方面的责任。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从法律角度来说,未成年人大多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通常没有独立的财产来承担因自身违法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这意味着,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要为孩子的侵权行为导致的他人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进行赔偿。比如孩子在学校打闹将同学打伤,父母就需要承担同学的医疗费、护理费等相关费用。 其次是监护教育责任。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监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果未成年人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出父母在监护和教育方面存在缺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发现未成年人心理或者行为异常的,应当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育、引导和劝诫,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监护职责。如果父母没有尽到监护教育责任,可能会受到相关部门的批评教育、训诫等。例如,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会责令其父母加强监管和教育。 此外,在一些情况下,父母还可能面临行政责任。如果父母的失职行为导致未成年人多次实施严重不良行为或者犯罪行为,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父母采取一定的行政措施,如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