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行驶的车辆撞死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正常行驶的车辆撞死人后责任的承担,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首先,关键在于交警的事故鉴定。交警会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调查双方的行驶状态、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如果驾驶员没有任何违法违规的痕迹,事故完全是由于行人的过错导致的,比如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等,那么驾驶者可能只需承担次要责任甚至无需承担责任。例如,在一个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驾驶员按照绿灯正常通行,而行人却闯红灯被撞,这种情况下驾驶员通常责任较小。 相反,如果驾驶员存在超速、酒驾、忽视路况、未注意观察行人等违规行为,那么驾驶员可能会被判定承担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比如驾驶员在限速60公里/小时的道路上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导致未能及时避让行人而发生碰撞,驾驶员就很可能被认定为主要责任或全责。 其次,从法律责任的角度来看,如果驾驶员被判定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那么将面临交通肇事罪的指控,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以及附带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民事赔偿方面,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如果驾驶员仅承担次要责任或无责任,通常只需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交强险是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例如,交强险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如果事故造成他人死亡,且驾驶员无责,那么保险公司会在无责赔偿限额内进行赔偿。 总之,正常行驶的车辆撞死人后的责任判定,需要依据详尽的事故调查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