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纳税人认定条件文件有哪些?
我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最近听说企业可能会被认定为风险纳税人,但不太清楚具体的认定条件依据什么文件。我想知道在我国有哪些文件是明确规定了风险纳税人认定条件的,以便我们企业能提前做好防范。
展开


风险纳税人是指在税负率及相关财务指标上存在一些问题,并被税务部门列入风险纳税人范围的企业。税务部门认定风险纳税人,是为了防控税收风险,保障国家税收的正常征收。 在我国,关于风险纳税人认定条件并没有某一个专门的单一文件进行全面规定,不过可以从多个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找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是税收征管领域的基本法律依据。其中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帐簿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帐簿但未设置的;擅自销毁帐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帐簿,但帐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帐的;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如果企业存在上述情况,很可能会被认定为风险纳税人。 另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也对风险纳税人的认定做了进一步细化。比如,对于发票管理方面,如果企业存在虚开发票、使用假发票、未按规定开具发票等行为,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文件的规定,被税务机关列为风险纳税人。税务机关还会依据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相关文件,如《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对于纳税信用等级较低、存在偷逃税嫌疑等情况的企业认定为风险纳税人。企业应当遵守各项税收法律法规,规范财务管理和纳税申报行为,避免被认定为风险纳税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