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律师有什么作用?


在刑事案件中,律师能够在多个关键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在侦查阶段,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犯罪嫌疑人面对侦查机关的讯问往往会感到紧张和不知所措,律师此时能够为其解答法律问题,让犯罪嫌疑人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律师可以代理申诉、控告,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比如遭受刑讯逼供等情况,律师可以帮助其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和控告。此外,律师还可以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比如申请取保候审,让犯罪嫌疑人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等待案件的进一步处理。 其次,审查起诉阶段,律师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研究分析,律师能够全面了解案件的证据情况和侦查机关的指控思路。同时,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进一步核实案件细节,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这意味着律师可以在这个阶段向检察院提出自己的辩护意见,影响检察院对案件的处理决定,比如争取不起诉等。 最后,在审判阶段,律师会为被告人进行辩护。律师会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律师会在法庭上进行举证、质证,对控方的证据进行质疑和反驳,为被告人争取最有利的判决结果。《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总之,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作用贯穿始终,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