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哪些条款应该注意?


在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时,有诸多条款需要格外留意,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房屋基本信息条款。这部分条款需要明确房屋的具体位置、面积、户型等。比如,房屋的坐落地址要精确到门牌号,面积要注明是建筑面积还是套内面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标的等条款,而房屋基本信息就是合同标的的重要体现。清晰明确的房屋基本信息能避免日后因房屋情况与描述不符产生纠纷。 其次是价格及付款方式条款。合同中应明确房屋的总价、付款方式、付款时间节点等。付款方式常见的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贷款付款等。以分期付款为例,要约定好每期付款的金额和时间。《民法典》强调合同的公平原则,价格及付款方式条款要公平合理,保障双方的权益。如果付款条款约定不清晰,可能会导致一方拖延付款或付款金额产生争议。 再者是房屋交付条款。该条款要确定房屋交付的时间、条件等。交付时间要明确具体日期,交付条件包括房屋的现状、附属设施的交付等。比如,房屋内的家具家电是否包含在房价内,要在合同中注明。依据相关法律,卖方有义务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条件交付房屋,若未按约定交付,买方有权追究其违约责任。 还有产权过户条款。这是二手房交易的关键环节,要明确办理产权过户的时间、双方的协助义务等。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房地产转让时,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并办理权属登记。如果卖方不配合办理产权过户,买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是违约责任条款。合同中应明确双方违约的情形及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卖方逾期交房、买方逾期付款等情况应承担怎样的责任。违约责任的约定能起到约束双方履行合同的作用,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总之,在订立二手房买卖合同时,对这些条款要仔细审查,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合法,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