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刑事案件的立案流程是怎样的?


二审刑事案件立案流程是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它保障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以及案件的公正审理。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上诉的提起。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如果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接着是上诉材料的准备。上诉时需要准备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第一审判决书、裁定书的文号和上诉人收到的时间,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名称,上诉的请求和理由,提出上诉的时间。被告人的辩护人、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提出上诉的,还应当写明其与被告人的关系,并应当以被告人作为上诉人。 然后是上诉的受理。上诉一般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如果上诉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交原审人民法院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后,会对上诉的主体资格、上诉期限等进行审查,对于符合条件的上诉,会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同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最后是二审法院的立案审查。第二审人民法院收到原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一审案件卷宗材料后,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审查内容包括上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上诉状的内容是否完整、卷宗材料是否齐全等。如果经审查认为上诉符合法定条件,材料齐全,就会予以立案,进入二审审理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