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轻伤二级的判刑流程是怎样的?


打架轻伤二级的判刑流程一般有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立案阶段。刑事案件大多由公安机关负责立案。当有侦查权的机关,比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控告、举报,或者收到其他机关移送的犯罪线索后,经过初步审查,觉得符合“有犯罪行为发生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就会进行立案侦查。这就好比一个事情正式进入了法律处理的轨道。 接下来是侦查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找到犯罪嫌疑人,二是收集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证据。侦查机关会采取一系列法定的侦查行为,像询问证人、勘查现场、检验鉴定等,去全面了解案件情况。 然后进入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结束后,侦查机关会在规定时间内把案件整体移交给人民检察院。检察院接到案件后,会对案件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看看证据是否充分、犯罪事实是否清楚,决定是否要向法院提起公诉。如果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就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再就是审判阶段。法院在收到并审查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除了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一般会公开开庭审理。在法庭上,会有法庭调查,就是查明案件事实、核实证据;接着是法庭辩论,控辩双方会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展开辩论;还有当事人陈述环节,让相关人员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合议庭会进行合议,最后作出判决。 最后是执行阶段。执行是指刑事执行机关为了实施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进行的活动。在我国,刑事执行的主体主要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比如,如果判决是有期徒刑,监狱就会负责执行让罪犯在监狱内服刑。 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各个阶段的具体程序和时间限制等内容。像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特定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拘役或者 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也就是说,如果打架导致对方轻伤二级,一般是按照故意伤害罪来量刑。 相关概念: 立案:就是有侦查权的机关,根据相关线索和条件,决定对某个案件展开正式调查。 侦查:侦查机关运用各种法定方法和手段,去搜集证据、查明案件事实、寻找犯罪嫌疑人的活动。 审查起诉: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并决定是否起诉的程序。 审判:法院根据公诉机关的指控,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的活动。 执行:刑事执行机关按照生效判决和裁定的内容,让罪犯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