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缴纳个税的标准是什么?
我是个个体工商户,一直不太清楚缴纳个税的标准。每次到缴税的时候都很懵,不知道该交多少。我想了解一下,个体工商户缴纳个税到底是按照什么标准来算的呢?希望能有个详细的解释。
展开


个体工商户缴纳个人所得税,主要是依据其经营所得来计算。经营所得,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这其中包括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服务、转让财产、出租或出借资产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在扣除成本、费用、损失等之后的余额。 在我国,个体工商户缴纳个税适用的是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这意味着,不同的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着不同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就是前面提到的经营所得。例如,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500元;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10500元;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40500元;超过50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为65500元。 具体计算应纳税额的公式是: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这里的应纳税所得额是用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并且,个体工商户应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一般是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