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是怎么回事?
我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最近听说有国有资本收益上缴这回事,不太明白这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上缴的比例是多少,上缴的收益会用在哪些方面呢?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详细情况。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作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从国有企业获得一定的收益。这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是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的重要体现。
从法律依据来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取得的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国有资本收益主要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利润;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含国有股份)转让收入;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等。
关于上缴比例,不同行业和企业类型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会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行业特点等因素来确定。比如,一些资源型、垄断性较强的国有企业,上缴比例可能相对高一些;而对于一些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国有企业,上缴比例可能会适当低一些。
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这意味着这些收益会投入到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二是用于国有资本的再投入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例如,支持国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是一项 重要的制度安排,对于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