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是怎么回事?
我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最近听说企业要上交利,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所有国有企业都要上交吗,上交的比例是多少,这些利上交之后又会用到哪里去呢?我很想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展开


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指的是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的利润,这是国家作为国有企业出资人,凭借其所有者权益分享企业经营成果的一种方式。 从法律角度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取得的国有资本收入及其支出实行预算管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就包含了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等收益。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将一部分利润上交给国家是有法律依据和规范要求的。 国有企业上交利润,主要基于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得利润后,将一部分利润上交给国家,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也能使国家集中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不同、企业的盈利水平等因素,会制定不同的上交比例。例如,对于一些资源类、垄断性较强的国有企业,上交比例可能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处于竞争性领域、发展阶段的国有企业,上交比例可能会低一些。这些比例的确定通常由财政部门会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等相关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制定和调整。 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家统筹安排使用。这些资金可能会用于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比如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也会用于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