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车撞后是需要治疗痊愈再起诉还是治疗时就起诉?


在遭遇被车撞的情况后,关于是治疗痊愈后起诉还是治疗时起诉,这涉及到法律程序和自身权益保障等多方面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两种起诉时间的不同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起诉,通常是基于当前已经发生的医疗费用、因伤导致的部分误工损失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治疗时起诉,能让受害者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肇事者支付已经产生的费用,缓解经济压力。例如,受害者可能因为车祸导致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后续的治疗费用,此时通过诉讼要求对方先行支付已发生的费用是有必要的。 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治疗尚未结束,后续的治疗费用、是否会有后遗症以及最终的伤残情况等都不确定。这可能导致在此次诉讼中无法全面涵盖所有的损失赔偿。比如,后续发现有新的病情需要进一步治疗,还得再次起诉要求赔偿。 治疗痊愈后起诉,其优势在于能全面确定所有的损失。等治疗结束,受害者可以准确计算出总的医疗费用、误工时间、护理费用等。同时,如果因伤造成了伤残,也能在伤残鉴定后确定具体的伤残赔偿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在治疗痊愈后起诉,受害者可以一次性要求肇事者赔偿所有损失,避免多次诉讼的繁琐。 不过,治疗痊愈后起诉也有风险。如果治疗时间较长,可能会存在证据灭失的风险,比如一些证人可能因为时间久了忘记相关细节。而且,等待治疗结束的过程中,受害者可能需要自行承担前期的费用,经济压力较大。 综上所述,被车撞后选择治疗时起诉还是治疗痊愈后起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经济困难,无法承担后续治疗费用,那么在治疗时起诉要求先行支付已发生费用是可行的。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且希望一次性解决赔偿问题,等治疗痊愈后起诉更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