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医院打官司医院怕什么,该怎么办?
在探讨和医院打官司时医院所惧怕的方面以及患者应采取的措施前,我们先明确医疗纠纷这一概念。医疗纠纷指的是医患双方就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及原因等问题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医院在面对官司时,主要会害怕以下几点。一是声誉受损。医院的声誉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旦卷入官司,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比如一家原本口碑良好的医院,因为医疗纠纷打官司的消息传开后,可能会让很多患者对其望而却步。二是经济赔偿。如果官司败诉,医院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这可能包括患者的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医院要为自身的过错行为买单,可能会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三是行政处罚。若医院在医疗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可能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
那么患者和医院打官司该怎么办呢?首先,要收集证据。证据是打赢官司的关键,患者需要收集病历资料、检查报告、诊断证明、医疗费发票等与医疗过程相关的材料。这些证据可以证明患者在医院的诊疗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其次,可选择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或医疗损害鉴定。医疗事故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进行,而医疗损害鉴定一般由司法鉴定机构完成。鉴定结果可以确定医院在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患者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患者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在整个打官司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理性和冷静,按照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法律程序不熟悉,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