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局有哪些防范偷漏税的措施?


税务局为了防范偷漏税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首先,在税务登记环节就严格把关。税务登记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第一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规定,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通过严格审核登记信息,确保纳税人信息真实准确,从源头上防止偷漏税行为。 其次,加强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对纳税人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比对。例如,将企业的发票开具数据、财务报表数据、银行流水数据等进行整合分析。通过金税工程等系统,可以及时发现企业数据中的异常情况,比如发票开具与实际经营不符、收入成本不匹配等问题。这就像给企业的税务情况安装了一个“监控器”,一旦有偷漏税的迹象就能被及时察觉。 再者,开展税务稽查工作。税务稽查是税务局打击偷漏税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税务机关有权进行检查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检查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等。税务稽查人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检查,对于有偷漏税嫌疑的企业进行重点调查,一旦查实偷漏税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 另外,税务局还会加强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站、微信公众号、办税服务厅等,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同时,为纳税人提供纳税辅导,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履行纳税义务,减少因误解政策而导致的偷漏税行为。 最后,建立协税护税网络。与其他部门如工商、银行、海关等加强协作,实现信息共享。例如,工商部门可以提供企业的注册登记信息,银行可以提供企业的资金往来信息,海关可以提供进出口货物的相关信息。通过多部门的协作,形成防范偷漏税的合力,让偷漏税行为无处遁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