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资需要缴纳什么税?


减资是否需要纳税以及需要缴纳什么税,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要明白减资的含义。减资就是公司减少注册资本,通常是把一部分出资返还给股东。对于减资涉及的税务问题,主要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从企业所得税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规定,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其取得的资产中,相当于初始出资的部分,应确认为投资收回;相当于被投资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按减少实收资本比例计算的部分,应确认为股息所得;其余部分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如果企业减资符合上述规定,那么对于股息所得部分,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而投资资产转让所得则需要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于个人所得税,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终止投资经营收回款项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1号),个人因各种原因终止投资、联营、经营合作等行为,从被投资企业或合作项目、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以及合作项目的经营合作人取得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的款项等,均属于个人所得税应税收入,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适用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违约金、补偿金、赔偿金及以其他名目收回款项合计数-原实际出资额(投入额)及相关税费。 此外,如果减资过程中涉及到印花税等其他税种,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缴纳。比如,资金账簿印花税,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所以,在减资时如果涉及资金账簿金额的变化,要按照规定计算缴纳印花税。总之,减资的税务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