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处罚中主责和次责是怎样规定的?
我开车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碰撞,交警判定对方主责我次责。我不太清楚在交通处罚里,主责和次责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划分的,会有什么样不同的处罚呢?想了解下具体规定。
展开


在交通处罚中,主责和次责是对交通事故双方或多方责任程度的划分。简单来说,主要责任意味着在事故中承担大部分的过错和责任,次要责任则是承担相对较少的过错和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在交通处罚方面,责任的划分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处理。一般来说,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在赔偿方面要承担更多的比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对于主责方,可能面临更严厉的行政处罚,比如罚款数额可能更高、驾驶证扣分更多等。而次责方虽然也有责任,但处罚相对较轻。具体的处罚方式和程度,还会依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有人伤亡、财产损失大小等,由相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