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警察移动测速有什么规定?
我开车在路上经常会遇到交通警察移动测速的情况,但是不太清楚他们执行移动测速有哪些规定。比如在什么路段可以测、测速设备有什么要求、需不需要提前告知等。希望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规定,避免因为不了解而被误判违规。
展开


交通警察移动测速是交通管理部门用于监测车辆行驶速度、维护交通秩序的一种手段,相关规定旨在保证执法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首先,关于测速设备,依据《计量法》和相关计量法规的规定,用于移动测速的设备必须经过计量检定合格。这就好比我们去菜市场买菜,秤要经过校准才能准确称出重量,测速设备也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确保测量出的车速是准确可靠的。只有经过检定且在有效期内的设备,其测速结果才能作为执法依据。 其次,在测速地点方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交通警察设置移动测速点,应当选择安全且不影响交通的地点,并应当在来车方向距离测速点500米以外设置明显的测速警告标志。这是为了让驾驶员提前知晓前方有测速,避免突然减速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交警会在合适的路段设置移动测速,同时在距离测速点较远的地方放置提示牌。 再者,对于执法人员也有要求。进行移动测速的交通警察必须具备相应的执法资格,要身着制式警服,佩戴人民警察标志,并且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操作。这是为了保证执法的规范性和严肃性,防止出现滥用职权等情况。 此外,测速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也有严格规定。测速设备所记录的违法行为信息应当清晰、准确地反映机动车类型、号牌、外观等特征以及违法时间、地点、事实。交通管理部门在录入违法信息系统前,要对记录内容进行审核,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避免出现错误录入等情况,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