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有哪些承担方式?


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时,法律规定其应当采取的弥补措施。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停止侵害是指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侵权行为,比如正在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应马上停止生产。排除妨碍是指侵权人的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了阻碍,侵权人需要排除这种阻碍。例如,邻居在公共通道堆放杂物影响通行,就需要将杂物清理以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则是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比如房屋年久失修有倒塌危险威胁到他人安全,房屋所有人就需要采取加固等措施消除危险。 其次,返还财产也是一种重要的承担方式。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如果侵权人非法占有了他人的财产,应当返还该财产。比如小偷偷走他人财物,在被抓获后要将财物返还给失主。 再者,恢复原状同样常见。当侵权行为致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坏时,侵权人有责任对财产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比如车辆被撞坏,侵权人需要承担修理费用让车辆恢复到事故前的状况。 还有赔偿损失,这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承担方式。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赔偿损失既包括对财产损失的赔偿,也包括对人身损害的赔偿,像医疗费、误工费等。 此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也很关键。当侵权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名誉等人格权益时,侵权人应当在侵权行为造成影响的范围内,为被侵权人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并向被侵权人赔礼道歉。比如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名誉,就需要在相同的网络平台澄清事实、赔礼道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