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渊源是什么,即宪法有哪些表现形式?
我一直不太明白宪法渊源到底是怎么回事,想知道宪法到底以哪些形式表现出来呢?感觉这对理解宪法很重要,但是又不太清楚具体内容,希望能有人给详细讲讲。
展开


宪法的渊源,简单来说,就是宪法的各种表现形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宪法的主要渊源及其相关法律依据。 宪法典是宪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是将一国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等最重要的内容集中规定在一个法律文件中。我国现行宪法典是1982年宪法,历经多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规定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性法律也是宪法渊源之一。它是指有关调整宪法关系内容的法律。比如《选举法》,它规定了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代表与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保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都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和保障。 宪法惯例是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为国家机关、政党及人民所普遍遵循而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的习惯或传统。在我国,每年的“两会”召开顺序,先开政协会议,再开人大会议,这就是一种宪法惯例。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但在实践中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 宪法解释是指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对宪法的含义所作的说明。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解释宪法的职权。通过宪法解释,可以使宪法的规定适应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保障宪法的准确实施。 国际条约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宪法的渊源。当我国签订或加入的国际条约中涉及到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时,这些国际条约也会对我国的宪法实践产生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