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股东的权利范围有哪些?
股东权利是指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法律规定的股东权利范围。
首先是资产收益权。这是股东最基本的权利之一,简单来说,就是股东有权按照其出资比例或者持股比例分取公司的利润。当公司盈利后,会按照一定的规则向股东分配红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
其次是参与重大决策权。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之一,有权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如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减注册资本等,都需要经过股东会的决议。《公司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意味着股东可以通过行使表决权来表达自己对公司重大决策的意见。
再者是知情权。股东有权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 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还有优先认购权。当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这是为了保证股东的持股比例不被稀释,维护股东在公司中的权益。
最后是剩余财产分配权。当公司解散清算后,有剩余财产的,股东有权按照其出资比例或者持股比例分配剩余财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总之,法律赋予了股东多方面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股东维护自身利益、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保障。股东应当了解并合理行使这些权利,以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抚养费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多久会进行传唤?
上7天班不给工资该怎么办?
女人出轨后,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离婚?
法院为什么会把案子退回公安局?
戒毒所是免费的吗?
集团公司注册有哪些条件及要求?
定金支付比例最低是多少?
公积金自己申请是什么意思?
个人使用虚开普通发票报销会有什么后果?
护照还有两个月到期是否可以出国?
工伤为什么享受不了医疗保险?
做临时工会影响失业金的发放吗?
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是否共享保额?
退休后还能交医保和公积金吗?
制造业外商投资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交通事故醉酒驾驶会判几年?
公司法律顾问制度是怎样的?
休息日被单位安排值班是否有加班费?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