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还需要进行赔偿吗?
我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被害人要求我进行赔偿。我不太清楚,既然已经受到了刑事处罚,是否还需要对被害人进行民事赔偿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法律规定。
展开


当一个人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通常还是需要对被害人进行赔偿的。这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两个不同的概念。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就像诈骗罪,犯罪人会被法院根据犯罪的情节等因素判处相应的有期徒刑等刑罚,这是国家对犯罪行为的一种制裁,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法律尊严。而民事责任则是平等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在诈骗案件中,犯罪人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了被害人的财物,给被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这就产生了民事赔偿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也就是说,即使犯罪人已经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也不能免除其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义务。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为被害人主张赔偿提供了法律途径。 在司法实践中,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在量刑时可能会被法院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相反,如果有能力赔偿却拒不赔偿,不仅被害人可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强制执行,而且在服刑期间的减刑、假释等也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所以,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后,进行赔偿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