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法》所称的间谍行为包括什么?


《反间谍法》中对间谍行为有明确的规定。间谍行为,通俗来讲,就是那些危害国家安全、为境外势力服务来获取情报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等的行为。 根据202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间谍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这里的间谍组织就像是专门搞破坏、窃取情报的秘密组织,他们自己动手或者找人帮忙去做危害我们国家的事,都算间谍行为。 二是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比如说,有人加入了这个搞破坏的秘密组织,或者听从他们的安排去做一些事情,又或者主动去依附这些组织,这都属于间谍行为。 三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以及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或者策动、引诱、胁迫、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除了间谍组织之外的其他境外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去获取我们国家的重要信息,或者把国家工作人员拉下水,这也是间谍行为。 四是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及其代理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的网络攻击、侵入、干扰、控制、破坏等活动。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攻击也成了间谍行为的一种新形式,比如对我们国家重要部门的网络进行攻击破坏,这同样危害到了国家安全。 五是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这就像是给敌人指路,告诉他们该攻击我们国家的哪些地方,这种行为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安全,所以也被认定为间谍行为。 六是进行其他间谍活动。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因为间谍行为的形式可能会不断变化,法律不可能把所有情况都列举完,所以只要是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间谍活动,也会按照间谍行为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