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罪的主观要件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污染环境罪在主观方面有什么要求。我最近听说有人因为污染环境被判刑了,不太清楚在主观上要满足什么条件才会构成这个罪名,是故意才算,还是过失也可能算呢?
展开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 对于其主观要件,在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探讨。从主流观点来看,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 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例如,企业负责人明明知道随意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却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直接排放,这就是一种故意的心理。这里的故意又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积极追求污染环境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是虽不积极追求,但对结果的发生持一种放任的态度。 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污染环境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比如,工厂的工作人员由于疏忽,没有按照规定对环保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导致设备故障从而造成污染物泄漏,这就可能属于过失的情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此条法律虽未明确提及主观要件,但结合司法实践和相关的司法解释,对于污染环境罪的主观方面认定是涵盖故意和过失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