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贷构成什么犯罪?


套路贷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被害人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再以各种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涉及多种犯罪。 首先,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套路贷中,犯罪嫌疑人常常虚构借款事实、制造资金走账流水等虚假给付事实,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套路贷中,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通过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再者,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如果在套路贷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过限制被害人人身自由的方式来索要债务,就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另外,还可能涉及虚假诉讼罪。当犯罪嫌疑人利用虚假的借款协议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意图通过司法程序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时,就构成了虚假诉讼罪。依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套路贷是一种综合性的违法犯罪行为,往往会触犯多个罪名。在实际司法实践中,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量刑。如果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