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已立案执行并终本是什么意思?
我有个案子法院说已经立案执行了,还说终本了,我不太明白这都是啥情况。立案执行是不是就开始处理我的案子了,那终本又是咋回事,是案子结束了吗?我现在很迷茫,想搞清楚这两个说法到底代表啥。
展开


首先,“立案执行”是指法院对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受理并启动执行程序。当你拿到胜诉的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后,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按照文书规定履行义务,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就会立案执行。这意味着法院正式介入,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你的合法权益,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而“终本”,也就是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它并不是说案件就此彻底结束了,而是在执行过程中,经过法院穷尽各种执行措施后,发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虽然有财产但无法处置,从而暂时结束本次执行程序。终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执行效率,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规定(试行)》,人民法院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已向被执行人发出限制消费令,并将符合条件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不能处置;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被执行人下落不明的,已依法予以查找;被执行人或者其他人妨害执行的,已依法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已依法启动刑事责任追究程序。 案件终本后,一旦你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会再次启动执行程序来维护你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