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公证是什么意思?
最近考虑和另一半做婚后财产公证,但不太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了解婚后财产公证具体是对哪些财产进行公证,办理后有什么作用,会不会很麻烦,对以后要是有财产纠纷之类的有啥影响,所以想问问婚后财产公证到底啥意思。
展开


婚后财产公证是指夫妻在结婚之后,就彼此所得及婚前财产归属签署协议,然后依法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的证明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夫妻把对财产的分配想法写下来,拿去公证机构让其审核确认。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夫妻双方在婚后财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因财产纠纷影响夫妻关系。比如可以明确哪些财产是个人的,哪些是夫妻共同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这就是婚后财产公证的法律依据。 婚后财产公证具有重要意义。从法律角度讲,在发生财产争议时,公证后的约定可作为有力证据;从现实角度看,有助于增强夫妻之间的信任,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例如在离婚等涉及财产分割情况时,公证后的财产归属约定能作为重要法律依据,便于财产分割处理,减少纠纷和诉讼成本。 相关概念: 婚后财产: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取得的财产。 婚前财产:指夫妻一方在结婚前就已经拥有的财产。 法律约束力: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保障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以履行的强制作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