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犯罪中止具体是什么意思?


盗窃犯罪中止是指在盗窃犯罪的过程中,犯罪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形。 从时间阶段来划分,可分为预备阶段中止和实行阶段中止。预备阶段中止是指在还没有着手实施盗窃行为之前,犯罪行为人基于自己的主观意愿主动停止了犯罪预备活动。例如,某人计划盗窃某商店,准备好了作案工具,但在前往商店的途中,突然意识到盗窃行为是不对的,于是主动放弃了盗窃计划,将作案工具丢弃,这种情况就属于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实行阶段中止则是在已经着手实施盗窃行为的过程中,犯罪行为人自动停止了继续实施犯罪的行为。比如,小偷已经进入商店开始偷东西,但在偷的过程中,内心产生了愧疚感,觉得这样做不对,于是主动放下偷到的物品,离开了商店,这就是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从行为表现方面,又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消极中止是指在犯罪行为尚未实行终了的情况下,犯罪行为人停止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例如,上述小偷在还没有把商店里的东西偷完时,就主动停止了盗窃行为,这就是消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犯罪行为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例如,小偷已经偷到了贵重物品,但在离开现场前,突然良心发现,将偷到的物品放回原处,避免了失主遭受财产损失,这种情况就属于积极中止。 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同时,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对盗窃罪的相关处罚也做了明确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