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未成年人修订法律事件有哪些呢?


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的修订往往是由一系列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推动的,这些事件凸显了现有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立法机关对法律进行修订和完善。 比如校园欺凌事件。校园欺凌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在一些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例中,受害者遭受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创伤,但由于当时法律规定不够明确和完善,对于欺凌者的惩处力度有限,受害者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障。为了应对这一问题,202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学校保护”专章,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再如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现象日益严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正常成长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因过度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损害身体健康,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权益的保护,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了“网络保护”专章,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此外,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也对法律修订起到了推动作用。一些恶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暴露出在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方面存在的漏洞。为了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力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完善。例如,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奸淫幼女犯罪、猥亵儿童罪等进行了修改,提高了法定刑,加大了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同时,在刑事诉讼中,也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