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修订有哪些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新修订是在2020年,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亮点颇多,极大地完善和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首先,在家庭保护方面,明确列举了监护职责的具体内容以及禁止实施的行为。要求监护人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其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比如,不得使未满八周岁或者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状态等。这一规定依据就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家庭保护的相关条款,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责任。 其次,学校保护方面有了更多细化规定。学校应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发现欺凌行为后,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这是依据新修订的法律中专门针对学校在学生欺凌防治方面的要求,目的是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 再者,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智能终端产品的制造者、销售者应当在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等。通过这些规定,从多个环节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环境进行保护,依据就是《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网络保护章节。 另外,在社会保护方面也进行了完善。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应聘者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这一系列规定,为未成年人在社会生活中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屏障。 最后,在司法保护方面,也有进一步加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确定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办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些都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司法保护部分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