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法有哪些最新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高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修订内容。 首先,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在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网络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新修订的法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这就好比给未成年人上网加上了一把“安全锁”,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和消费等,避免过度沉迷网络和遭受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四条的相关规定。 其次,强化了政府保护。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新修订的法律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这就使得政府各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更加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更好地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和保障。例如在一些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重大事件中,政府能够更高效地介入和处理。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政府保护的章节有详细阐述。 再者,完善了学校保护。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新修订的法律要求学校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校园欺凌事件,保护受欺凌学生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相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等条文中。 最后,加强了家庭保护。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新修订的法律明确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要求他们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等。如果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等条文中有明确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