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不签谅解书会有什么后果?
我前段时间出了交通事故,和对方在赔偿等方面有些分歧,现在对方不愿意签谅解书。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对我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呢?是在刑事处罚上更严重,还是在民事赔偿方面有变化,想详细了解下不签谅解书的后果。
展开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受害者不签署谅解书,可能会产生多方面后果。 首先在刑事处罚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一些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并且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也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所以如果没有谅解书,肇事者失去了一个可以获得从宽处理的重要因素,有可能面临更重的刑事处罚。比如交通肇事罪中,若未取得谅解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其次在民事赔偿方面,不签谅解书本身不影响赔偿责任的认定和承担。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依然有效,双方还是要按照责任划分来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即便没有谅解书,肇事方该赔的钱还是得赔。 不过,即便没有谅解书,若肇事方积极与受害方沟通协商赔偿等事宜,尽力弥补受害方损失,即便未签谅解书,法院在量刑时也会考虑肇事方积极的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酌情从轻处罚。而且如果双方能在赔偿等问题上达成一致,即便没有谅解书,案件也能相对顺利处理。 相关概念: 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刑事和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双方,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就犯罪赔偿等问题达成协议,取得被害人谅解,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宽处理的一种制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