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能查出什么信息?


公安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确实具备查询多种信息的能力,但这些查询行为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限制。 首先,公安能查询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指纹信息、证件的有效期和签发机关等。这些信息存储在全国人口信息系统中,公安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快速准确地核实个人身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公安机关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以证明公民身份,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其次,在涉及案件侦查时,公安可以查询与案件相关的通讯信息。比如通话记录、短信内容、网络聊天记录等。这一权力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全而设立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对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公安机关也有权依法查询相关的网络数据。 再者,银行账户信息也在公安的查询范围内,但需要符合法定程序。在侦查经济犯罪、贪污受贿等案件时,公安机关可以依照规定查询犯罪嫌疑人的银行账户交易记录、存款余额等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单位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外,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中,公安还能查询车辆登记信息、旅馆住宿记录等。车辆登记信息包括车辆所有人、车辆型号、车架号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车辆管理和交通事故调查。旅馆住宿记录则可以在侦查案件、查找失踪人员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公安机关查询这些信息必须是为了履行法定职责,并且要遵循严格的审批程序。随意查询、泄露公民信息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