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指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单位财务相关的事务时,遇到了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具体的含义是什么。想知道在法律规定里,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到底指的是什么,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展开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是一个在财务和会计领域常出现的概念,主要涉及到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这里的“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而“附属独立核算单位”,就是那些隶属于该事业单位,并且有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独立计算盈亏的单位,比如事业单位下属的独立经营的企业、招待所等。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其中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明确了其来源和性质,是附属单位基于与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按照规定向事业单位上缴的资金。这部分收入是事业单位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例如,某大学下属有一家独立核算的校办企业,校办企业按照协议规定,每年向学校上缴一定比例的利润,这部分上缴的利润就属于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样的规定有助于规范事业单位与附属单位之间的资金往来,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