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人是什么?


司法鉴定人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员。简单来说,当案件中遇到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比如伤情鉴定、笔迹鉴定、物品质量鉴定等,就需要司法鉴定人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给出专业的判断结果。 司法鉴定人在法律程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出具的鉴定意见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分清案件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司法鉴定人对死者的死因进行鉴定,其结果可能直接影响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在民事案件中,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人对工程的造价进行鉴定,能为法院确定赔偿金额等提供依据。 成为司法鉴定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根据《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个人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应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品行良好;具有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相关的行业执业资格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五年以上;申请从事经验鉴定型或者技能鉴定型司法鉴定业务的,应当具备相关专业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所申请从事的司法鉴定业务,行业有特殊规定的,应当符合行业规定;拟执业机构已经取得或者正在申请《司法鉴定许可证》。 司法鉴定人需要遵守严格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他们必须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如果司法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之,司法鉴定人是法律程序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司法公正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