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监护,父母离婚对监护权有何影响?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部分独立地,或者在他人协助下才能进行民事活动的自然人,比如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被监护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称为被监护人,履行监督和保护职责的人则是监护人。
在监护制度中,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确保在不同情况下都能为未成年人找到合适的监护人。
关于父母离婚对监护权的影响,父母离婚并不影响其对子女的监护权。即便父母离婚,双方仍然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不过,离婚会涉及到子女抚养权的问题。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 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例如,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会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以保障子女能够在健康、稳定的环境中成长。
虽然父母离婚不影响监护权,但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在实际生活中通常会与子女共同生活,承担更多照顾子女日常生活的责任,而另一方则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同时,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也需要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这体现了法律在保障子女权益方面的周全考虑,确保子女在父母离婚后依然能够得到必要的物质支持和关爱。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辞退员工的补偿标准是怎样的?
安置房买卖人会面临哪些风险?
离婚走法律程序需要哪些材料?
杀人致永久残疾如何量刑?
留置和质权有什么区别?
自首且犯罪较轻的是否可以免除处罚?
医保卡好几年没交了却显示正常参保是什么意思?
注册板材商标需要多少钱?
法院不通知可以直接冻结账号吗?
个体经营户营业执照如何办理?
出国需要什么手续和证件,该怎么办理?
股权收购入账价值和注册资本不一致怎么办?
农村社保转城市社保该怎么操作?
公司扣留公司党支部公章该怎么处理?
店名和别人的商标一样是否构成侵权?
如何投诉道路辅警?
用人单位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法吗?
建设工程合同有哪些类型?
公司债券的转让有哪些要求?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